题目1: 界面水的亚分子级区分研究
报告人: 江颖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题目2、 凝聚态体系中一些由核量子效应诱发的新物性
报告人: 李新征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副教授
时 间: 2018年9月28日12:00
地 点: 明故宫校区9号楼506集会室
主办单位:乐投Letou青年教授学术交流联谊会、校科协、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航空宇航学院
报告人简介:
1、江颖,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学士学位,2008年获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2006-2007年为德国尤里希研究中心会见学者,2008-201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宣布论文30余篇,其中包括《科学》2篇、《自然》1篇、《自然》子刊6篇,被S-cience、Nature、研究结果曾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7)。受邀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美国化学学会年会等国际重要学术集会上作邀请报告40余次(包括3次大会报告和2次主旨报告)。担当Chemical Physics、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等杂志的照料编委和C-hin. Phys. B、《科学通报》、《物理学报》、《化学学报》等杂志的编委,美国物理联合会中国照料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科技事情者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液氦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物理所外貌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2、李新征,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长聘副教授。2000年、2003年、2008年,划分在武汉大学物理系、中科院半导体所夏建白院士研究组、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Matthias Scheffler教授研究组获学生、硕士、博士学位。2008-2011年在伦敦大学学院Angelos Michaelides教授研究组从事博士后研究。2012年2月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主要从事凝聚态盘算领域一些盘算要领的生长与应用。2014年获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物理一处优青基金资助,2017年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目前,任J.Phys.: Condens.Matter杂志、Chemical Physics杂志、北大出书社中外物理学精品书系编委。
报告简介:
1、水的许多奇特物性与水分子的氢原子有关,揭开水的秘密需要在微观上表征水中氢原子的位置和动力学历程。然而,由于氢原子质量和尺寸都很小,利用古板实验技术很难对氢原子进行直接探测。近年来,我们生长了一套基于qPlus传感器的高区分扫描探针显微术,使得我们可以同时在实空间和能量空间实现对水分子氢原子自由度的探测,为水科学的研究翻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本报告将汇报如何在NaCl外貌上实现水分子的亚分子级区分成像和单键水平的振动谱,以及这些技术在二维冰、质子转移、核量子效应和离子水合方面的应用。同时本报告也将展望这个领域未来的生长偏向和挑战。
2、有限温度下质料性质的模拟,依据玻恩-奥本海默近似,要求人们对电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运动划分进行准确的描述。近年来,随着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盘算要领的生长,电子的量子描述已抵达相当的精确度,而与之相应的原子核运动却很洪流平停留在经典描述的条理。该处理所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与原子核量子效应相关的诸多物性不可被描述。报告将重点介绍基于第一性原理盘算的路径积分的分子动力学要领,用以在实际体系物性模拟中克服类似问题。利用该要领,从理论层面研究了核量子效应对氢键系统结构的影响、高压下轻元素的相图与电声耦合光吸收性质、金属外貌氢原子扩散、以及铁电-顺电相变问题。如果时间允许,还会对一些与实验相助者(北京大学江颖研究组)配合完成的关于水在固体外貌行为的研究进行一些介绍。
注:本次运动提供午餐,接纳网上预约限额模式,加入工具为全校师生。
扫一扫,轻松报名!